水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中医一张方,心水荡然无存 [复制链接]

1#

西晋·王叔和的《脉经·卷三》,出现了现有文献记载的最早“心衰”一词,后世医家将一系列症状命名为“心水”,也就是心气血不足、气力衰微之义,表示病因病机,与西医慢性心力衰竭的定义不同。但是根据相同的病因病机,根据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中医有一种治疗方式叫做异病同治。

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壁上的斑块积聚引起的。斑块由胆固醇和动脉中的其他物质沉积物组成。斑块积聚导致动脉管腔不断变窄,而这可能部分或完全阻塞血流。这个过程叫做动脉粥样硬化。

现在很多人都有冠心病,经过多方治疗都没有什么效果,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这个方子比较经典,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曾经有一个患者,63岁,诊断为心绞痛,冠心病,慢性心衰已经3年多,一直服用西药维持,阵发性胸闷气短,胸痛,双腿浮肿1年有余,1年前家庭矛盾纠纷,情况加重,每周心绞痛发作5-6次,每次持续10分钟左右。

查看他的舌脉,舌质暗红,苔白腻,脉滑。

这个患者年纪不小,阳气亏虚。气虚不运则血脉瘀滞,心脉痹阻,心阳不振,脾阳不足,寒凝血瘀,痰浊内生。

中医辨证为胸痹,痰浊血瘀证,治疗的话需要以通为补,以化痰宣痹,活血化瘀为法。

药方:丹参,黄芪,生山楂,川芎,地龙,桂枝,降香,淫羊藿,赤芍,丹参,水蛭,三七,瓜蒌。

服药两周后,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至每周2次,每次持续3分钟。服用6周后,心绞痛症状消失,无气短,下肢无浮肿,心电图正常。

虚、瘀、饮贯穿于心衰疾病发展全程,水饮不同程度积聚的临床表现差异最为显著,可以有效反映心衰的病程。

泻肺利水,益气活血利水,通利小便,温阳化水,畅通三焦,养阴清热利水,攻逐水饮等,因为临床患者会由于体质、气候或者合并其他疾病,症状会有很大不同,我们不以具体汤剂为例,但是可以分析一些中成药,比如常用的芪苈强心胶囊。

人参、黄芪、附子等益气温阳药物能增强心脏舒缩功能,葶苈子、泽泻等利水消肿药物能够消水肿、通小便,减轻心脏的负担,丹参、红花等活血通络药物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心脏的血液供应,减轻周围血管阻力。从这个角度来讲,选择一些补气利水作为君药,与治疗肾系疾病的水肿、肺系疾病的喘证,可以选择类似的君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