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4年高考专题复习讲与练文言文主观 [复制链接]

1#

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主观简答题

高考文言文阅读主观简答题并不是新近出现的题型,在江苏地区高考中更为常见,此外,北京、上海等地的高考试卷中也出现过这种主观简单题,山东、海南等地年新高考模考中,文言文阅读试题也出现了一道主观问答题,算是在题型上对这些地区试卷的一种借鉴。年、年、年和年高考这个题型越来越受重视。考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作答,并掌握一定的答题方法,一般都可以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文言文主观题解题“3步骤”

第一步:审设问,明方向。审读题干,抓住问题关键词,确定提问指向。

第二步:读文本,定范围。根据题干指示,细读文章,确定解答问题的文本范围(所处段落)。

第三步:用技巧,组答案。摘录法:有可用的关键词句者,可直接选摘原词句作答。句意(层意)提取法:无明显关键词句者,可提炼意思后概括作答。

选文体裁特征

(1)古代人物传记

(2)古代议论性散文

1.(分析原因)请阅读下列语段,分析诸葛亮执行军法处死马谡,祭吊时却流下眼泪的原因。

初,越巂太守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亮深加器异。汉昭烈临终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及出军祁山,以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大破之,士卒离散。亮乃收谡下狱,杀之。亮自临祭,为之流涕。蒋琬谓亮曰:“昔楚杀得臣①,文公②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亮流涕曰:“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是以杨干乱法,魏绛戮其仆。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诸葛亮出师》,有删改)

[注] ①得臣:春秋楚人。曾率楚军围宋,与救宋之晋、齐、秦联军战于城濮,楚军溃败,被楚成王赐死。②文公:名重耳,春秋时晋国国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大破之”可知,马谡违背诸葛亮的节制调度,行动、措施烦琐扰人,舍弃水源而到山上扎营,不下来据守城池,张郃堵绝他的引水渠道,然后发动进攻,把他打得大败,所以马谡是自招杀身之祸,诸葛亮为此流泪。由“越巂太守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亮深加器异”可知,越巂太守马谡才华和器度超过常人,喜欢谈论军事谋略,诸葛亮将他作为特殊人材,非常器重,但现在却不得不杀了他,所以诸葛亮是为自己失去一员大将而流泪。由“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可知,诸葛亮认为如今天下分裂,战争刚刚开始打起来,假如再废弛法令,哪里还能讨伐敌人呢,所以只能杀了马谡,否则无法服众,这是因为无奈而流泪。由“汉昭烈临终谓亮曰:‘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可知,刘备临终前曾告诫诸葛亮,马谡此人不可大用,但诸葛亮没有听信刘备,依然重用马谡,结果导致街亭失守,这是为没有听信刘备之言而后悔落泪。

答案 (1)马谡不听诸葛亮节制调度导致大败,眼泪为马谡自招杀身之祸而流;(2)马谡才能超过常人,可堪大用,诸葛亮杀了他将失去一员大将,眼泪为痛失人才而流;(3)不杀马谡就会导致法令废弛,无法让众人信服而继续讨伐敌人,眼泪为自身无奈而流;(4)刘备临终前曾提醒诸葛亮马谡常言过其实,不可重用,眼泪为不听刘备之言后悔而流。(答出任意3条即可,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起初,越巂太守马谡才华和器度超过常人,喜欢谈论军事谋略,诸葛亮将他作为特殊人材,非常器重。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说:“马谡的话往往超过实际情况,不能重用他,你一定要把他看清楚。”诸葛亮仍不以为然,等到出兵祁山,诸葛亮让马谡在前面督率各部队,与张邰在街亭交战。马谡违背诸葛亮的节制调度,行动、措施烦琐扰人,舍弃水源而到山上扎营,不下来据守城池。张郃堵绝他的引水渠道,然后发动进攻,把他打得大败,士兵逃散。诸葛亮拘捕马谡入狱把他杀了。诸葛亮又亲自去祭吊,为他流泪。蒋琬对诸葛亮说:“从前楚王杀了得臣,晋文公露出喜悦的神色。如今天下没有平定就杀害有才能计谋的人,难道不可惜吗!”诸葛亮流着眼泪说:“孙武之所以能够在整个天下都制服敌人、取得胜利,是因为施行法令严明:因此杨干违反法令,魏绛把他的仆人杀了。如今天下分裂,战争刚刚开始打起来,假如再废弛法令,哪里还能讨伐敌人呢!”

2.(分析目的)请阅读下列语段,文中王安石上书说“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这句话强调了什么观点?他这样说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唯患其不就也。及是,为度支判官,闻者莫不喜悦。安石果于自用,于是上“万言书”,大要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患在不知法度。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患在治财无其道耳。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上览而置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结合前文他上“万言书”“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患在不知法度。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患在治财无其道耳”可知,王安石强调要明法令制度,治财不建立法度,王朝是无法长治久安的。“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意谓陛下怎么能一直把上天的短暂眷顾当作是永久不变的,却毫无应对意外变故的忧思呢?其言外之意是,讽谏皇帝缺乏励精图治的勇气,希望皇帝能任用他主持变法。

答案 ①治财不建立法度,王朝是无法长治久安的。②讽谏皇帝缺乏励精图治的勇气,希望皇帝能任用他主持变法。

文彦博用淡泊谦退的品行来推荐王安石,请求朝廷能越级提拔任用他,用这样的做法来洗涤士大夫追名逐利的不良风气。在此之前,馆阁职位的任命多次下达,王安石总是推辞不赴任,士大夫由此认为他对俗世事务没什么追求,都只遗憾自己没能见过他一面;朝廷常常想要授给他清要显贵的职位,就只担心他不肯来就任罢了。到这个时候,王安石担任度支判官,听到消息的人没有一个不为他感到高兴的。王安石对自己的行事极为自信,于是上“万言书”,主旨认为;“现在天下的财富民力一天天地陷入困境,毛病在于官员不明法令制度。借着天下的力量来为天下创造财富,拿天下的财富来供应天下的用度,毛病在于理财没有正确的措施罢了。陛下怎么能一直把上天的短暂眷顾当作是永久不变的,却毫无应对意外变故的忧思呢?”皇帝看过之后就放置了一边。

3.(概括要点)请阅读下列语段,简要概括崇祯皇帝赈济灾荒的具体措施。

十三年五月,上以两京及山东等各处告饥,命地方有司设法赈济顺济,招徕流徙,托、按躬行州县,定殿最以闻。截漕米万石赈山东,免霍、泰、潜山七年以上逋税之五,近年之三。七月,发帑金二万,赈顺天、保定。八月,发仓果赈河东饥民,帑金三万赈真定、山东、河南饥民。九月,免汝州十年前田租、陇西五县逋赋,折征江南绢、布等岁课。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崇祯治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命地方有司设法赈济顺济,招徕流徙,托、按躬行州县,定殿最以闻”可知,这是督促各地官吏来赈济灾荒,安抚百姓。由“截漕米万石赈山东,免霍、泰、潜山七年以上逋税之五,近年之三”“免汝州十年前田租、陇西五县逋赋,折征江南绢、布等岁课”可知,这是减免几个地方的赋税。由“发帑金二万,赈顺天、保定。八月,发仓果赈河东饥民,帑金三万赈真定、山东、河南饥民”可知,这是发放银粮来赈济百姓。

答案 ①督促官吏,安抚百姓:②发放银粮,赈济百姓:③减免赋税。

崇祯十三年五月,皇上因为两京及山东等各地发生饥荒,命令地方有关部门设法赈济百姓,安顿流民,巡抚巡按亲自视察各州县,确定等级来上报朝廷。截留一万石漕米赈济山东,免除霍、泰、潜山七年以上拖欠赋税的一半,近些年赋税的三成。七月,发放二万救灾金,赈济顺天、保定。八月,发放国库粮食赈济黄河以东的灾民,发放三万救灾金赈济真定、山东、河南的饥民。九月,免除了汝州十年前的田租、陇西五县拖欠的赋税,部分征收江南绢、布等物品当年的就税。

4.(劝说思路)崤山以东出现特大蝗灾,卢怀慎反对大量杀灭蝗虫。姚崇是如何反驳卢怀慎的?请简要说明。

山东大蝗,民或于田旁焚香膜拜设祭而不敢杀,姚崇奏遣御史督州县捕而瘗①之。议者以为蝗众多,除不可尽,上亦疑之。崇曰:“今蝗满山东,河南、北之人,流亡殆尽,岂可坐视食苗,曾不救乎?借使除之不尽,犹胜养以成灾。”上乃从之。卢怀慎以为杀蝗太多,恐伤和气。崇曰:“昔楚庄吞蜒而愈疾,孙叔杀蛇而致福,奈何不忍于蝗而忍人之饥死乎?若使杀蝗有祸,崇请当之!”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七》,有删改)

[注] ①瘗,掩埋,埋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原文“昔楚庄吞蜒而愈疾,孙叔杀蛇而致福”可知,姚崇列举楚庄王和孙叔敖的例子反驳卢怀慎的说法。由原文“奈何不忍于蝗而忍人之饥死乎”可知,姚崇将蝗虫与百姓对比,反对不忍心看到蝗虫被杀死却忍心看着百姓被饿死的做法。由原文“若使杀蝗有祸/崇请当之”可知,姚崇说倘若杀死蝗虫会使上天降罪,那么请求自己一人承当罪罚。

答案 ①姚崇列举楚庄王和孙叔敖的例子反驳卢怀慎的说法。②姚崇将蝗虫与百姓对比,反对不忍心看到蝗虫被杀死却忍心看着百姓被饿死的做法。③姚崇说倘若杀死蝗虫会使上天降罪,那么请求自己一人承当罪罚。

崤山以东出现特大蝗虫灾害,有些灾民甚至在受灾田地的旁边焚香膜拜设祭却不敢下手捕杀蝗虫,姚崇奏请派遣御史督促各州县捕杀并掩埋蝗虫。议论的人认为蝗虫数量太多,无法全部铲除杀灭,唐玄宗也怀疑这种做法(能否奏效)。姚崇说:“现在崤山以东蝗虫漫山遍野,黄河南北两岸百姓流离失所,十室九空,岂可坐视蝗虫吞噬禾苗,却不动手灭蝗救灾呢?即使这样做真的没能将蝗虫全部杀灭,起码也要比养蝗虫成灾要好一些。”唐玄宗这才同意按他的意见去办。卢怀慎认为如果杀灭的蝗虫太多的话,恐怕会对天地阴阳的和谐之气造成妨害。姚崇说:“当年楚庄王吞吃了水蛭,他的病痊愈了;孙叔敖杀死了两头蛇,后来却做了御相。怎么能因不忍心看到蝗虫被杀死却忍心看着百姓被饿死呢?倘若杀死蝗虫会使上天降罪,那么我姚崇请求一人承当罪罚!”

5.(观点依据)晏子认为可用二桃瓦解三士并杀之,请根据语段内容推断晏子做出该判断的依据。

景公以晏子为相,欲霸天下。时三子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闻。晏子过而趋,三子者不起。晏子入见公曰:“臣闻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有君臣之义,下有长率之伦;内可以禁暴,外可以威敌;上利其功,下服其勇,故尊其位,重其禄。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公曰:“三子者,搏之恐不得,刺之恐不中也。”晏子曰:“此皆力攻勍敌之人也,无长幼之礼。”因请公使人少馈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计功而食桃?”

(节选自《左传纪事本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此皆力攻就敌之人也”可知,晏子认为这三个人仅仅是依靠勇力攻伐而互相匹敌的人,所以对于这种人来说,他们都崇尚勇力,都认为自己有勇力,而“二桃三士”必然有一人得不到桃子,自然就挑起矛盾。由“无长幼之礼”可知,这三人是不讲长幼的礼让的,所以面对“二桃”是不会谦让的。由“何不计功而食桃”来看,景公让这三人按照自己的功绩来确定谁可以吃桃子,而三人势必谁都认为自己应该吃这个桃子,所以会因为分桃不均而相互斗杀。

答案 ①三人崇尚勇力。②无视长幼间的礼仪。③三人从内心不服对方。

齐景公拜晏子为相,想要称霸天下。当时有三个人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侍奉齐景公,凭勇力打虎出名。晏子从三人面前经过时小步快走向前,这三个人却不起身答礼。晏子进宫见景公说:“我听说贤明的国君蓄养有勇力的武士,他们对上应该懂得君臣大义,对下应该懂得长官和下属之间的纲纪;对内可以制止暴乱,对外可以威慑敌人;国君得到他们功业的好处,下面的人佩服他们的勇武,所以才提高他们的职位、增加他们的俸禄。现在国君蓄养有勇力的武士,这些人却成了危害国家的人物,不如除掉他们。”齐景公说:“这三个人,攻击他们恐怕没人能做到,刺杀他们恐怕也刺杀不中。”晏子说:“这些都是仅仅依靠勇力攻伐而互相匹敌的人,不讲长幼的礼让。”于是请齐景公派人赠送给他们两个桃子却故意少送一个,说:“你们三位为什么不按照自己的功绩来确定谁可以吃桃子呢?”

6.(启示做法)请阅读下列语段,分析唐太宗李世民“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这句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上神采英毅,群臣进见者皆失举措。上知之,每见人奏事,必假以辞色,冀闻规谏。尝谓公卿曰:“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公辈宜用此为戒,事有得失,无惜尽言。”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意谓人想要看见自己的形体,必须借助明镜。君主如果想知道自己的过错,必须依靠忠臣。语句强调要以人为镜,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才能时时反省自己,弥补不足。

答案 (1)要时常反省自己,检讨自己的过错和不足;(2)要以人为镜,取人之所长;(3)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意见,闻过必改。

唐太宗神采奕奕,英伟刚毅,大臣们觐见时都手足失措。太宗知道这种情况,每次有人奏事,总是尽量和颜悦色,希望听到规谏的话。太宗曾对公卿们说:“人想要看见自己的形体,必须借助明镜。君主如果想知道自己的过错,必须依靠忠臣。假如君主刚愎自用,那么他的臣子就会阿谀奉承,屈从旨意,君主失去了国家,臣子怎么能独自保全。你们应以此为戒,政事如有过失,一定要无所保留畅所欲言。”

考点1 探寻事件事理原因

原因与结果是无法割裂开的。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原因。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情发生的条件。就文言文中某一现象或结果要求学生结合文本追溯原因几乎适用所有类型的文言文本,应引起重视。对这种据果索因的概括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准确理解题干中表示结果的词语含义,有些“果”是直接从原文中摘用的,本身就是一个文言词语,如不准确理解,几乎无法找到原因。

(2)表示原因的词句有时集中在一段中,这时只要提取即可,有时分散在全文中,需要认真、全面、仔细地筛选。

(3)据果索因,其“因”肯定不止一个,有主观、客观原因,有主要、次要原因等,注意多方面、多角度思考,筛选排查,找足、找全原因。

(4)对文中带“原因”的词句,在转述概括时一定要忠实于原文,尤其对于表示原因相对委婉、间接的,应注意转换说法,以求既符合原意,又符合题干要求

[即时训练]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鸿门宴》)

刘邦亲赴鸿门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回答此题,要结合当事双方兵力对比情况分析。当时,刘邦与项羽力量对比悬殊,他为了救燃眉之急而不得不冒着危险亲赴鸿门宴,以图暂时缓和矛盾。

答案 在与项羽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暂时缓和矛盾,以图长远打算

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史思明乘胜西①攻郑州。李光弼整众徐行②,至洛阳,谓留守韦陟曰:“贼乘胜而来,利在按兵,不利速战。洛城不可守,于③公计何如④?”陟请留兵于陕,退守潼关,据险⑤以挫其锐⑥。光弼曰:“两敌相当,贵进忌退。今无故弃五百里地,则贼势益张⑦矣。不若移军⑧河阳,北连泽潞,利则进取,不利则退守,表里⑨相应,使贼不敢西侵,此猿臂⑩之势也。夫辨?朝廷之礼,光弼不如公;论军旅之事,公不如光弼。”陟无以?应。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安史之乱》)

李光弼为什么不同意韦陟的请求?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73%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