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生物多样性公约公布2020年后全球 [复制链接]

1#

年6月1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国际部工作人员收到来自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CBD)的通知,关于“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拟议指标的专家研讨会”的参会者名单已经确定。该研讨会将于年6月29日至7月1日在德国波恩举行。撰写本案例的目的是:研究该专家研讨会成员名单的构成,反思不足与机遇,从而为未来我国更好的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全球环境治理作出贡献。此次会议的背景是,CBD科学、技术和工艺咨询附属机构(SBSTTA)在其第24/2号建议中,要求CBD的执行秘书长在科学、技术和工艺咨询附属机构主席团的指导下、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保护监测中心的技术支持下,组织一次关于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拟议指标的专家研讨会(邀请各缔约方提名的专家,要求有区域代表性和性别平衡)。正如科咨机构的这项建议所规定的,该专家研讨会将在科技咨询机构第二十四届会议所做工作的基础上,促进对拟议指标的科学和技术审查,重点是:全面分析高级别指标和CBD各缔约方使用这些指标的可行性。中国绿发会国际部“走出去”办公室长期致力于全球环境治理研究。此次CBD共收到项提名,包括70个缔约方的项提名,其他政府的1项提名和80个组织的项提名(也就是说,有的机构提名了超过1名代表)。此次提名选拔的流程是,根据所收到的提名,经与CBD科技咨询机构主席团协商,考虑到相关的专业知识并适当考虑到区域和性别平衡,编制出了这份参加研讨会的选定专家名单。

绿会工作人员发现:

(1)缔约方提名部分:此次名单中,共计25名来自缔约方的代表(每个区域5名),考虑到了地域平衡;亚洲地区的5名缔约方代表包括:中国的徐靖先生、印度的VinodMathur先生、印度尼西亚的RuliyanaSusanti女士、日本的RyoKhosaka先生、帕劳的UmaiBasilius女士。

(2)来自其他政府,也就是没有加入CBD公约的国家——世界上这样的国家只有美国、梵蒂冈——的1名提名。美国提名了一位女士:SarahWeiskopf女士。

查阅公开资料发现,SarahWeiskopf是美国气候适应科学中心的一名生物学家。她的研究重点是气候变化对陆生野生动物的影响。Sarah于年在美国特拉华大学获得野生动物生态学硕士学位。她之前的研究包括量化中亚草原上的雪豹饮食习惯,以及使用摄像诱捕和一种新方法(从陆生水蛭血餐中提取DNA)来研究亚洲热带雨林的生物多样性和栖息地碎片化。她于年加入美国地质调查局,她在第四次国家气候评估中担任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章节的负责人,并担任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平台的美国代表。在她念书期间,她还在美国国务院保护和水资源办公室从事了几个月的国际生物多样性问题工作。

(3)来自非政府组织的提名,入选的有14个,分别是:

ABS能力发展倡议的AndreasGettkant先生国际鸟盟的StuartButchart先生商业促进自然联盟的RenataPollini女士玻利维亚卓越大学农业生态学中心的GeorginaCatacoraVargas女士联合国《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提名的DavidPritchard先生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名的JulieBélanger女士森林民族计划提名的MaurizioFarhanFerrari先生GEOBON,AndrewGonzalez先生国际珊瑚礁倡议,DavidObura先生国际生物多样性土著论坛的JojiCarino女士GenuarNúezVega先生莱布尼茨研究所DSMZ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名的KatiaKarousakis女士联合国统计司提名的AlessandraAlfieri女士环境与自然资源基金会提名的MrinaliniRai女士

(4)从性别平衡的角度看:在全部40名代表中(包含CBD缔约方的25名+1名非缔约方美国+14名机构代表),男性一共21名,女性一共是19名。女性占比相当于47.5%。相比起很多会议,这个无疑是已经是考虑到性别平等的典范。

但是,这仍然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笔者认为,这说明:整个这次收集到的提名中,女性的人选仍然不足。在理想的情况下,联合国的系统追求的是1:1的性别比例。

笔者在此前的一篇文章中曾经提到过:在CBD公约前几年另外一次关于遗传资源数字序列(DSI)的专家组的组建中,美国也是作为非缔约方,其提名的一名青年女性成功入选。

各种全球治理,最好是早早加入进去、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而不要等到规则已经被别人制定好才迟迟追赶。在提名方面,如果说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的话,这也说明,我们中国在未来在全球环境治理、提名国际组织后备人员等治理事务中,应该更多的考虑女性——尤其是青年女性。

(本文代表笔者本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争鸣。)————————————————(本文为#科技创新中伦理问题前瞻研究#系列案例(第15篇)。该系列是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国际科技伦理工作组推出的针对国际科技伦理重大议题、前沿问题、新兴和典型议题的案例研究和前沿资讯。科技创新,伦理先行。“科技创新中伦理问题前瞻研究案例集”旨在助力中国科学界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建设世界一流学会,助力我国科技界有效防控科技伦理风险,不断推动科技向善、造福人类,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本文参考资料为CBD通知。)文/Littlejane

审/绿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