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你不知道的水蛭南浔千金一个家庭农场在稻田 [复制链接]

1#

在湖州南浔区千金镇南窑桥村的家庭农场,年水稻种植别有一番风景。工作人员正在把一盆盆种植有水稻秧苗的盆,放置在准备养殖水蛭(蚂蟥)的农田里。

工作人员正在放置种植有水稻秧苗的盆

“特别之处在于,农田的底部铺着一张特制的黑色塑料网。旁边的铁箱子里,养着水蛭。”农场主沈海鑫介绍,再过一个月,等到水蛭生长到一定程度,就把它们放养在放有盆栽水稻的水田里。水蛭有一个礼拜的蜕皮期,在这期间,可以通过和水稻的摩擦,使得死皮褪下,这对水蛭的成长有好处。

可能大多人的印象,对蚂蟥都是比较惧怕的的,比如吸血、附着等等;但是对于稻田生态“立体养殖”,让“蛭同稻合”创高效是沈海鑫摸索试验的结果。

沈海鑫是土生土长的千金人,自幼生长在江南鱼米之乡,喜欢在稻田、河沟里逮鱼摸虾,抓泥鳅捉黄鳝,与水产养殖结下了不解之缘。

年,他主动花了近5万元学费,到江苏、安徽等地学习水蛭养殖技术。回家后潜心钻研,先大胆尝试几十平方米的“蛭同稻合”养殖模式,较为成功。年,他信心满满,把规模扩大至5亩。

水蛭,俗名蚂蟥,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是中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泡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近年新发现水蛭制剂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它在历史上以自然捕捞为主,因近年农药、化肥等滥用,及工农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野生自然资源锐减,随着水蛭药用价值的深度开发,其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利用生态良性循环,较好地破解了水产养殖的‘三大难’,不施肥不用药,发挥生物链条良性循环的巨大作用,让水蛭、水稻共生,实施健康种养,今年收入几乎可翻20倍。”沈海鑫告诉记者,水蛭、水稻共生,夏秋两季气温高,水蛭怕阳光直射,水稻就起到了遮光作用。

喂养水蛭的螺蛳是天然饲料,水蛭靠食用螺蛳生长,排泄物可作为水稻的肥料,生物链条环环相扣。种植的水稻及时净化水质,减少和降低水中的氨氮含量,防止水蛭中毒和疾病的发生,可谓一举多得。

该家庭农场凭借这一生态健康种养模式,不仅改变过去单一种养路子,而且成功铺就“蛭同稻合”的致富路,保障晚稻丰收丰产。初步估算,“蛭同稻合”每亩收入可达2万多元,创出了生态种养高效的新路子。

又能赚钱,又能用药;你现在对可爱的小水蛭有新的看法了不?

稻田养蚂蟥你怎么看?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