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血型的发现史竟然是一部血迹斑斑的输血史 [复制链接]

1#

不论什么时候,随便翻一翻新闻,总能看到一个词儿:血液。

台风“利奇马”过后,有些城市血液库存告急,媒体呼吁大家踊跃献血,更多时候还会指定“急需B型血”、“急需熊猫血”等等。看得多了,不免让人困惑。到底是谁,把血液分为这么多类型呢?

放血时代

医院,一定见过那个独特的标志:四个圆环叠在一起,看起来跟朵花似的。

医疗废物的标志(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标志代表医疗废物,就是过期药物、用过的药瓶等,但更多的是患者身上“掉下来的”痰液、脓液,甚至是血液。

病人总是与各式各样的体液为伍,早在古希腊时期,医生们就推测,人体内有四种体液,黑胆汁、黄胆汁、黏液和血液。哪种体液过多,对平衡产生影响,都会导致疾病;只有把多余的液体排出去,患者才有可能恢复健康。“把胆汁和痰液排出体外”是个难题,但放血就很容易。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无数患者遭了殃,其中不乏留名青史的人物,比如拜伦。

拜伦(图片来源:豆瓣)

年,诗人医院。医生们轮番上场,先后放了拜伦大约一公斤血,甚至在拜伦陷入昏迷后,在他耳边放了数只水蛭来吸血。这位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就这样被折腾死了。

输血开端

类似的事情多了,难免让人怀疑:放血疗法到底有多大功效?

最早提出质疑的是一位英国医生——詹姆斯·布伦德尔(JamesBlundell)。

布伦德尔(图片来源:SciHiBlog)

布伦德尔,年生于伦敦。在医学世家的影响下,也对医学很感兴趣,最终成为了一名妇产科医生。我们很难想象,在那个年代选择做一名妇产科医生需要应对怎样的压力,但却很容易推测:他一定见惯了死亡。

生孩子是一件凶险的事情,在缺医少药的年代尤其如此。最常见的是产后出血死亡。正是因为见惯了死亡,布伦德尔开始思考:产后输血……是不是可以拯救生命?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布伦德尔拟定了一个“三步走”战略:首先,他查阅文献,完成了一篇《输血也许能治疗产后出血》的论文,;随后,经过大量动物实验,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输血管中不能有空气;最后,年,他终于对人“动手”了。

当时情况非常危急:一位孕妇因为产后出血,眼瞅着就不行了。布伦德尔叫来她的丈夫,让其伸出手臂站在妻子身旁。紧接着,他在丈夫的手臂上扎一个口子,用漏斗接住血液,而漏斗又连着一根软管,血液经过管子输送到了患者体内。

布伦德尔的输血设备(图片来源:《BritishJournalofHospitalMedicine》)

为血液立法

年,布伦德尔在一篇论文中详细介绍了自己的输血设备。据他所说,这套设备曾为十位患者输过血,其中五位转危为安。不过,也提醒到,输血可能存在某些潜在的不明风险。

很快,全世界的医生们,开始注意到布伦德尔说的不明风险了:发热、头痛、面部震颤、尿液变为酱油色,甚至是死亡都在临床中出现了。于是问题来了,输血到底导致了哪些改变,为什么患者会出现如此多元的症状?

一直到七十多年后,终于有一位医生找到了答案。

兰德施泰纳(图片来源:NobelPrize.org)

卡尔·兰德施泰纳(KarlLandsteiner),他的早期经历非常丰富,先是在维也纳大学学习临床医学,接着进入苏黎世、慕尼黑的实验室,研究免疫学,后来又回到维也纳大学成为病理解剖学教授。可以说,当时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他都闯了一遍。

年,兰德施泰纳对输血产生了兴趣。输血能够拯救患者,也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有学者据此认为,部分血液是好的,另外的血液的则是坏的。那么,怎么区分好血液与坏血液呢?

兰德施泰纳的研究室里一共有六个人。他设法说服其他同事,从每个人身上取了一点血液,接着,像小孩玩积木一样,把这些血样两两混合在一起。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混合之后,有些血样里的红细胞开始凝聚成团。

倘若是别的医生,面对这样的结果,可能会困惑不已。兰德施泰纳却立刻想到了他曾经的研究领域——免疫。

医院做过皮试,在皮试时,护士会往皮下注射一点药物。如果皮肤发红或鼓起,说明患者对这种药物过敏。即体内的免疫系统把药物当作了敌人(抗原),分泌抗体,抗原遇到抗体互相结合,便会引起皮肤异常。

皮试示意图(图片来源:nursingcrib.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