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芜湖小蚂蟥成就大事业先富裕不忘乡邻 [复制链接]

1#

说起水蛭可能有些人不知道,不过要说起水蛭的另一个名称——蚂蟥,可能许多人会觉得害怕。不过,水蛭也是种重要的中药,市场行情一直不错,养殖水蛭也是许多人创业的选择。10月21日,记者在无为市福渡镇周闸村走访了解到,该村就有这样一位特色种养产业示范基地带头人,不但通过饲养水蛭致富,而且还陆续带动一个个贫困农户实现了脱贫,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未来也更有奔头。

他乡打拼吃苦耐劳寻找机遇

当日,在周闸村红富家庭农场,记者见到了该农场经营人彭得红,他的笑容很温和,没有一丝一毫的得意。对于自己致富,帮助乡亲脱贫,彭得红说,“我也是恰好将这件事做成了,应该有运气的成分,至于带困难户脱贫就更没什么,都是乡里乡亲,我日子好过点有点能力了,自然也应该帮帮他们,况且也多亏他们帮忙,不然我也忙不过来”。

事实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成功总是给认真准备、善于发现并努力打拼的人。即使是养殖水蛭也不是那么容易,其中具有相当的技术含量。2012年之前,彭得红离开家乡,希望在上海能打拼出一番事业,不管多苦多累他也一直坚持,并且不断寻找机遇。

当时是夏季,他看见有人晚上在河沟抓蚂蟥。别人告诉他能拿去卖,挺值钱,他听了以为别人在开玩笑。不久他在当地一家市场发现有人在卖活蚂蟥,而且价格不便宜,要卖到每千克近元。彭得红当时非常吃惊,“我没想到在家乡沟塘田间常见的小生物竟然能卖这么高的价格,便有了想法”。

为了搞清楚水蛭如何饲养,如何销售,彭得红便加入到抓水蛭的队伍,不顾蚊虫叮咬等种种困难,彭得红渐渐摸到了门道,他从抓水蛭渐渐发展到收购水蛭,成为“二道贩子”,结识了不少从事这一行的商户。最终他反复考虑后,决定回到家乡开展水蛭养殖事业。

敢想敢干不怕失败最终成功

彭得红敢想敢做,回到家乡后就将自家2亩田用来试养。一开始,彭得红没有吃透养殖技术,也遭遇了失败,不过在家人支持下,他咬咬牙又继续打拼,通过不断摸索,反复实验,终于解决了养殖中的问题。

年,彭得红将养殖基地扩大至12亩,随着养殖技术逐渐成熟,彭得红不仅养殖常规品种水蛭,还开始养殖药用价值更高的宽体金线水蛭。由于他提供的水蛭比市面上一般的水蛭质量更好,越来越受市场欢迎,尤其是亳州市中药材市场,是他宽体金线水蛭的主要销售地。

据了解,彭得红还经过摸索,探索出龙虾水蛭套养、河虾水蛭共养等多种养殖模式,效益大幅度提高。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村里的贫困户都在积极跟着他学习养殖技术,在他带动下,周闸村目前水蛭养殖基地已经发展到100多亩,实现了水蛭养殖的规模发展。

致富不忘带动乡亲脱贫

福渡镇负责扶贫工作的俞娟副书记介绍,红富家庭农场立足本镇实际,有效利用当地特色农业资源,创新结合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大户示范、贫困户参与”的精准扶贫模式,帮助贫困户克服资金、技术上的难题,运用农业产业化带动的作用,使贫困户实现就业,走上早日脱贫的道路。-年无为市红富家庭农场作为该镇产业扶贫基地的带动企业,按照“绿色无公害标准”进行生态养殖,共带动贫困户10户,(涉及贫困人口15人)务工就业,帮助贫困户人均年增收元以上,年红富家庭农场与福渡镇科技扶贫相结合,带动16个贫困户务工就业,人均年增收约元。

对有创业能力的贫困户,红富家庭农场还无偿为他们提供生产技术服务,统一为贫困户提供苗种,统一回收成品销售,引导和支持他们创业,解决他们后顾之忧。红富家庭农场还利用闲暇时间,对周边的贫困户进行生产使用技术培训,通过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为贫困户脱贫提供技术平台,增强他们的造血功能,让他们自主创业,早日脱贫。

无为县红富家庭农场为脱贫攻坚战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传播了社会正能量,为贫困户铺平了一条脱贫致富路。

该村农户黄龚平智力残疾,他女儿蕾蕾今年高一。虽然黄龚平智力残疾,靠低保、种植大棚蒌蒿为生,但是在父亲的指挥下,种田没有任何问题。由于蒌蒿播种收获的时间主要在秋冬季节,夏季黄龚平就没事可做。年开始农闲之余,经由村干部介绍,黄龚平开始在彭得红家庭农场进行务工,通过简单劳作,年增收4、5千元,家庭收入提高了,孩子的学习生活有了保障,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邻村农户朱以来今年55岁,精神二级残,吃药控制可以开展正常生产生活,原先和妻子在家种植棉花等,拉扯大了一儿一女。儿子在外务工,女儿已成家,朱以来不想给儿女增添负担,随着年纪增长,种田已力不从心,刚好彭德红家庭农场响应政府脱贫攻坚号召,主动吸纳贫困户就业,年开始朱以来就在彭德红处务工,年增收4、5千元,朱以来干事踏实,在彭德红的农场务工已经3年了。就业不仅带来了物质上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让像朱以来这样的脱贫户肯定了自我,赢得了尊重,实现了人生价值。

记者还了解到,周闸村农户曾小勇弟弟曾有才高度近视,曾小勇肢体残疾,主要靠弟弟保洁员的微薄收入和低保为生。由于自身的残疾以及无一技之长,曾小勇在生活中变得沉默寡言,不愿与人接触。年夏季,在彭得红的帮助下,曾小勇开始在其家庭农场进行务工,并随着自己务工次数的增多,曾小勇的收入也在提高,每年增收达元以上。自从可以通过劳动增收以后,曾小勇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弟弟一起盖起了新房子,并朝着新生活迈步。彭得红告诉记者,他希望尽己所能,多给乡亲们一些帮助,“这样我也觉得自己更有价值,而不是又多挣了多少钱”。

全媒体记者吴敏文/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